梯田錯落有致,古樹枝繁葉茂,房前屋后流水潺潺;村民廣場上,三三兩兩的村民正悠閑地聊著天,孩童們在旁嬉戲奔跑……金秋時節,走進福建省政和縣外屯鄉稠嶺村,一幅幅美麗宜居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。
最近幾天,看著來村里游玩的游客日漸增多,稠嶺村黨支部書記張孝渺的心情分外舒暢。
張孝渺介紹,稠嶺因村莊四周皆為水稻梯田而得名,但由于地處偏遠山區,山地多、耕地少,村民大多外出務工,空巢化現象嚴重。過去,稠嶺交通不便,村民收入低,年輕人找對象都很困難,一度被戲稱為“愁嶺”。
▲ 稠嶺村 吳本軒 攝
窮則思變。為了擴寬收入渠道,上個世紀90年代初,稠嶺村跟隨周圍村莊的步伐,加入到砍樹種植香菇的行列。年過古稀的稠嶺村村民張正?;貞浾f,當時村里300多戶農戶,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種香菇,每家少則三四千筒,多則上萬筒。
然而,好景不長。早年種過香菇的稠嶺村村民張榮炳說,開始那幾年,香菇的收益還不錯,但隨著越來越多人種植香菇,香菇產量暴增,價格一年比一年低?!案钊藫牡氖?,由于太多人到山上砍樹種植香菇,村里的樹幾乎被砍光了?!?/p>
樹木越來越少,讓稠嶺人漸漸意識到竭澤而漁并非長久之計。在當地政府的積極引導下,稠嶺村及時調整產業結構,劃定生態公益林,優先發展茶、竹產業,把森林保護起來。
▲ 野生政和杏(資料圖片)
經過20多年封山育林,稠嶺村的生態越來越好,先后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、福建省鄉村旅游特色村。
張孝渺介紹,近年來,得益于護林帶來的好生態,當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,很多村民開起了農家樂,辦起了民宿,日子越過越紅火。
國慶期間,張榮炳和妻子馬紹鳳格外忙碌。為了讓游客品嘗到新鮮可口的農家飯菜,他們倆一大早就在廚房里忙活起來。前幾年,張榮炳在村里開了一家以素食為特色的農家樂,去年的純利潤超過10萬元。
“您從楊源高速口下來,導航到稠嶺村只要半個小時,過來剛好到飯點……”距離張榮炳家不遠處,稠嶺村“天村云半間”民宿負責人范振花正在通過電話給游客指路。
▲ “云半間”民宿 外屯供圖
“國慶假期前,13個房間早已預訂一空?!比ツ?月,看到來家鄉旅游的客人越來越多,在外經商多年的“80后”范振花和幾位朋友一合計,在村里開了家民宿。范振花說,游客都是沖著這里的好山、好水、好空氣來的,開業一年多來,累計營業收入超過80萬元。
外屯鄉黨委副書記陳仁豪說,吃上“旅游飯”,稠嶺不再“愁”。過去村民以砍樹種菇為生,如今大家以植樹護林為榮,稠嶺村實現了從“賣林木”到“賣生態”的華麗轉變。2020年,稠嶺村接待游客數量超過10萬人次。